导读:本文是关于河北2025年复读生高考报考的指南,包括报名时间、地点、资格条件、所需材料、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旨在帮助复读生顺利完成高考报名。
高考报名是每位考生进入高校深造的重要步骤,对于河北省2025年的复读生而言,同样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报名。以下是详细的报考指南,旨在帮助复读生顺利完成高考报名。
报名时间: 河北省2025年高考报名工作于2024年10月28日9时开始,至11月11日17时结束。考生应在此期间内完成报名,逾期将不再安排补报名。
报名地点: - 考生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 应届考生也可以在学籍所在地报名。 - 社会考生(包括复读生)因极特殊情况确需跨市报名的,须由就读地市级招生考试机构与考生户籍地市级招生考试机构协商同意后,在就读地报名。但由此引发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报名条件: - 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考生。 - 参加对口升学全省统一考试的考生。 - 参加保送生等提前单独招生的考生。 - 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 - 参加高职单招、残障单招、消防单招、职教师资单招、“3+4”对口贯通等经教育部和我省批准的普通高校单独考试招生的考生。 - 其他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或备案的考生。
不得报名的情形: - 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 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 因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尚在处罚期内的人员。 - 外省在我省借读以及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等学校就读但户籍不在我省的应届生(符合随迁子女报名条件的除外)。 - 以“大中专招生”等名义将户籍迁入我省学校集体户,但没有户籍所在学校学籍和连续实际就读记录的人员。 - 已在外省参加2025年普通高考报名或拟在外省参加普通高考报名的人员。 - 现役军人。
报名条件详细说明: 1.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简称统考)报名条件: - 具有河北省户籍的中国公民,或教育部规定的港、澳、台地区等非我省户籍人员。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或具有同等学力。 - 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基本材料: - 考生需准备户口本、本人居民身份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或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含同等学力证件等有效证件、证明)。 -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该鉴定由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作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无就读学校或工作单位的社会考生原则上由所属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鉴定。
特殊材料:
- 随迁子女考生须提供高中段学籍证明、毕业学校出具的连续学习记录证明、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就业创业证(就业创业证电子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居住证等。
- 残疾考生(含参加残障单招、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免试入学的考生)须提供本人残疾人证。申请享受2025年普通高考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还须提交《残疾人报考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合理便利申请表》。
-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有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介绍信。
- 拟报考2025年面向退役士兵高职单招专项计划的退役士兵考生,应提供“退出现役证”及经当地县级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认定盖章的“2025年高考报名退役士兵身份认定表”。
- 在外省就读的我省户籍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回我省参加高考报名,应提供学籍所在地相关省级部门出具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综合评价信息材料。
- 在我省长期居住并具备报名资格的港、澳地区居民,须提供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地区居民须提供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 - 在华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须提供在有效期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1. 报名资格初审
2. 网上申报
3. 资格审核与现场确认
4. 交纳报名费
建议关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或当地招生考试机构的通知,及时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准备齐全材料:
如遇特殊情况需准备额外材料,应提前咨询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或原毕业学校。
注意时间节点:
注意网上申报、资格审核、现场确认等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保持信息一致:
如因信息不一致导致遗留问题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缴纳报名费:
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以免影响报名。
咨询与求助:
通过遵循上述指南和注意事项,河北省2025年的复读生将能够顺利完成高考报名,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好充分准备。祝愿每位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免责声明: 本网站文章《河北2025年复读生如何报考高考》内容来源均为网络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