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教育资源的学校,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上梅街道坪山垅社区9组,是湖南省楚怡职教基地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下是关于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的详细介绍。
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的前身是湖南私立楚怡工业学校,由著名教育家陈润霖先生于1909年在长沙创办。陈润霖(1879年—1946年),字夙荒,号立园,湖南新化人,清末秀才,日本宏文学院师范科毕业。他先后创办了楚怡小学、楚怡工业学校、楚怡中学和楚怡幼稚园,时称“三校一园”,这种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工业学校的一贯制私立办学体制,在湖南绝无仅有。
1910年,楚怡工业学校经湖南省政府批准设立金工科,同年8月正式开学。学校最初租用祭奠湘军阵亡将士的祭拜堂作为校舍,条件简陋,但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名流的支持,其中包括湖南省督军、省长谭延闿,教育家、实业家、慈善家熊希龄,教育厅长朱经农,建设厅长余籍传等。1911年,在熊希龄的资助下,学校获得长沙市北区稻谷仓作为新校舍,并在这里建成了教学楼、师生宿舍、食堂等。
1912年,楚怡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南私立楚怡中等工业学校,并增设了应用化学科,后改为采矿冶金科。1914年,学校改名为湖南私立楚怡甲种工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也更切合湖南工矿业发展实际。1922年,学校迁回稻谷仓新校舍。1926年,更名为湖南省私立楚怡工科高级中学。1930年,改校名为湖南私立楚怡中学高中部工科。
因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1938年,楚怡工业学校西迁新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延续了教育奇迹。师生们最初分散寄居于百姓家和小客栈里,后借用上梅中学的一栋两层小楼作为教师宿舍,并租用附近的小学作为校舍,同时还租用文昌阁作为教室。1940年,学校在新化游家白沙洲建设了新校舍和礼堂等。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筹备返迁长沙复校,但1946年陈润霖先生不幸病逝,遂就地安葬在学校旧址内。
1951年,湖南省政府将楚怡工业学校与其他工业学校合并组成湖南工业学校。1953年,政府按照楚怡工业学校设置的专业类别,分别并入中南地区相关院校。以原楚怡工业学校矿冶科为主体组建长沙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来并入中南矿冶学院,改名中南工业大学(即中南大学南校区);机械科与粤、桂、鄂三省工业学校机械科合并,组成汉口汽车制造学校,后来归属武汉理工大学;土木科与武昌高工土木科、郑州高工土木科合并,组成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后更名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再后融入华中科技大学。
2020年4月22日,新化县职业中专学校更名挂牌为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继续传承和发扬楚怡精神。
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如今已成为一所现代化、规模宏大的职业教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45亩(另有说法称占地200000多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距湘运新化汽车西站仅300米,离娄怀高速公路新化出口2公里。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拥有设计新颖的教学大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和高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设施。
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先进,拥有城轨实训室、形体舞蹈室、电子钢琴室、平面设计实训室、器乐室、茶艺室、计算机实训室、会计实训室、图书阅览室等一应俱全的教学设施。新校区已投入使用,可容纳学生6000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拥有高层标志性综合大楼和地下停车场人车分流系统。
在专业设置方面,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数码图文、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财务会计、电子电器、旅游管理、汽车制造与检修、电子商务、畜牧兽医等12个精品专业。其中,旅游管理着力打造导游、航空服务、星级酒店管理三个专业方向。此外,学校还提供了幼儿保育、建筑材料智能生产技术、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作物生产技术、畜禽生产技术等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各自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1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名,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42名,高级讲师45名,双师型教师68名。学校注重教师业务素养和能力提升,常态化开展教学观摩,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能力比赛,送青年教师出外学习培训,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指导。
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成果显著,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如“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市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抽考优秀单位”、“市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先进单位”、“市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这些荣誉体现了学校卓越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
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秉承“崇德尚技,敬业守信”的校训,积极倡导“德业并进、学思并举、脑手并用”的办学理念。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传承楚怡精神,弘扬“为干而学,在干中学”的办学方针。学校设立了“楚怡书院”,为师生提供休闲阅读的场所,承袭“大国工匠”精神。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专职班主任全程跟踪服务,营造了安全、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学校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类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还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学生实习就业搭建了优质平台。毕业生的年就业率维持在93%以上,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在3000元以上,部分专业的学生月薪可达6000元以上。这些数据反映出学校在职业教育和学生就业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业联系。
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将继续秉承楚怡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凭借湖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契机,着力打造“高薪就业、对口升学、短期培训”三张名片。同时,学校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拓展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渠道,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本网站推荐的机构《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内容来源均为网络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