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崖招生网
菜单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Shao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简介: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批准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2003年由三校合并组建。学院占地广、设施全,设10个教学院(部),开设多个专业。招生考试遵循公平原则,分多种考生类别。学院在教育等多方面成绩显著,秉承校训,注重校园文化和学生培养。

办学特色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充满活力且底蕴深厚的高职院校,自2003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高质量办学的理念,不断创新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以下是对该校办学特色的详细介绍。

一、学院概况与基础建设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学院路梅子井村,占地面积428915.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3565平方米。学院由原邵阳市经贸学校(1952年)、邵阳市机电工程学校(1979年)和邵阳市农业学校(1957年)三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现有教职工435人,其中专兼职教师308人,“双师型”教师76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9人,在籍在校学生超过1.2万人。学院设有电梯工程学院、汽车与智能制造学院、财会工商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艺术创意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部等10个教学院(部),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动物医学、工业机器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26个高职专科专业。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量创新,形成了“一线贯通,两证对接,三方共育,四环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1. 一线贯通: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人才培养方向的一致性。

  2. 两证对接:实行“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双证制度,实现学校教育与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3. 三方共育:采取“学校、政府、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方式,发挥各方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贴合实际的培养环境。

  4. 四环推进:通过“课堂教学+实训实践+岗位实习+毕业设计”四个环节逐步推进,使培养过程更加科学、系统和有序,有助于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这一模式的实施,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攀升。学院3个专业群被评为湖南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评省级优秀,师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奖42项,省级奖项538项。

三、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是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和人才培养的主线,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学院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创新引领:学院在邵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全省首家服务邵阳经济、服务邵商发展的公益性新型智库——邵商研究院,支持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共赢机制,为产教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支持。

  2. 教随产出:学院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把专业建在产业上,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紧密对接。

  3. 产教一体:学院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现场教学,把课堂“搬进”工厂车间,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到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对员工需求。学院采用“双元培养+定向就业”的育人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班”,如与上海鸿基金属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

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如与邵阳金鳞制衣、宝庆防护等企业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增收1000多万元;与湖南圣菲达合作研发项目100多个;与邵东兴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工具钳水磨机改造研究。产教融合工作得到了《中华工商时报》《湖南日报》《邵阳日报》等全国及省市新闻媒体的专题推介与报道。

四、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1.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电梯工程技术是学院的王牌专业,湖南省特种设备考证点就设在该校,学院也是全国电梯联盟理事单位之一。学院与全球电梯制造商头部企业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都有校企合作。学院编写的电梯工程技术湖湘特色人培标准,出版的教材赢得了业内的广泛赞誉。

  2. 动物医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师资强、教学强、育人强。该专业教师团队获得湖南省“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称号,多次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学院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一流核心课程,主持的“畜牧兽医技术员4级”职业标准被正式纳入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并被认定为湖南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学标准。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中斩获一等奖9项,特别是在湖南省楚怡杯Python程序开发技能大赛中,该专业学生荣获一等奖4项。

  4.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非遗文化传承弘扬为宗旨,采取“工作室+”的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学院作为湖南省唯一一所高校参加了在长沙的中非合作论坛,非遗剪纸《宝庆》闪耀全国举重冠军赛颁奖礼,在博鳌参加世界首届妇女用品博览会,并做主旨演讲。

五、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

作为一所多民族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邵阳职业技术学院聚焦“有形”“有感”“有效”要求,以“一馆一室三化六共”模式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1. 打造非遗体验馆:学院依托本土非遗资源和民族文化底蕴,打造以南有乔木工作室为代表的非遗体验馆。围绕宝庆竹刻、蓝染技艺、花瑶挑花等非遗项目,特聘非遗传承人,举办20余次非遗活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活态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化》入选湖南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荐名单。

  2. 创建“岗尖巴”成长辅导室:为促进藏族学生与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学院创建“岗尖巴”成长辅导室,并立项湖南省普通高校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项目。

  3. 机制常态化,课程体系化,活动多元化:学院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党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年度绩效考核,形成“一季一考核”督导考核机制。学院编写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规划教材,开设非遗文化技艺课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将民族文化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院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联谊会等多项文体活动。

六、社会服务与荣誉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与城步苗族自治县金水村进行校村结对,连续7年组织师生下乡帮扶,助推乡村振兴。学院被评为省文明高校、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省高等学校就业先进单位、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省高校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省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

综上所述,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特色上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产教融合的深度推进、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开展以及社会服务与荣誉的获得,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预约报名申请
请选择想要了解的问题:
 阅读并同意《本站用户协议》!
招生问答

免责声明: 本网站推荐的机构《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内容来源均为网络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