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是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湖南省在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师资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对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详细分析,包括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
以株洲市为例,该市拥有19所主要中职学校,占株洲市职业中学学校总数的50%。这些学校包括公办学校11所、民办学校8所,涵盖了全市所有国家级重点学校和省级示范性建设学校。从教师数量上看,由于在编教师数量不足,学校开始到校外聘请教师,外聘教师比例占到了21%,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双师型”教师数量的不足。
然而,从教师结构上看,存在一些问题。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占教师专任教师总数的42%,而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比例偏低,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仅占13%,显示出中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在专任教师中,31-40岁的教师比例最高,占47.3%,其次是30岁以下的教师,占33.1%,40岁以下教师占到了80.4%,中青年教师已成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8.3%,并且开始有了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然而,仍有23.3%的教师为专科及其以下学历,提高学历水平仍然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
在职称方面,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的占专任教师的56.6%,但教师职称比例整体偏低,其中副高比例的教师更低,仅占19.8%。36.2%的专任教师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其中高级工以上的教师占24.1%。专任教师获得职业资格的总体比例偏低,是今后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在株洲市的中职学校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32.9%和61.5%,所占比例偏低。其中第一类“双师型”教师比例比较高,分别占专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20.7%和38.6%。然而,“双师型”教师分布也不平衡,技工类学校远远高于教育部门主办的学校,市区学校高于县市学校,公办学校高于民办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结构不太合理,文化课教师(基础课教师)占总体教师比例的42%,而专业教师和实习教师占总体教师比例的37%,实习指导老师只占总体教师的13%左右。由于实习指导教师太少,只能由高年级的学生带着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实习操作,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质量。
教师的待遇问题是影响师资力量建设的重要因素。由于体制和经费的限制,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难以吸引新生力量加入。许多具有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生选择去待遇更好的沿海地区就业,导致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流失严重。
近年来,参加国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培训的老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教文化课的教师,而非专业课教师。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且对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规范认识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建设主要依赖从普通高等学校引进师范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来充实教学第一线。这些新老师对理论教学比较熟悉,但对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不太理想。一旦这些老师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但由于待遇相对较低,他们往往会跳槽去待遇更好的公司或企业,这对稳定教师队伍极为不利。
除了从学校引进大学毕业生,更重要的是应该从企业引进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级技师之类的人才从事专业技能的实践实训工作。这样既能保障理论教学,又能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同时,让年轻的具有理论知识的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单位实习半年或者一年,通过相关的高级技能考核,为实践教学环节储备教学人才。引进师范类毕业并在企业工作一年以上的人员作为教师,这样的教师既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合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待遇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同时也能留住现有的骨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讲座、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级的师资培训项目,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授课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坚持“质量为先”的办学理念,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建设有机电装备制造、现代商贸与服务、汽车制造与服务、文化旅游服务4个专业部,开设11个专业,并开办“3+2”五年制大专班。学校积极探索构建双创课程体系,请导师进行系统集中授课,并专门开设“双创教育社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通过抓师德师风建设端正教风,抓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干事创业活力。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有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87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8人,双师型教师101人。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实现了学校精准育人、企业精准留人。
湖南信息职院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重要培训基地。近年来,学院已承办国(省)培项目近50项,累计培训省内外中高职教师1000余人次,为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在培训中,努力帮助参训教师解决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资源建设难、教学思路设计难、教学工具使用难、教学实施落地难、教学手段诊断难等教学能力提升难题,让老师们具备“会制作、会使用和会教学”的能力。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待遇偏低、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需要改革师资建设体制,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推进产教融合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推动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推荐的机构《湖南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内容来源均为网络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