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经贸旅游学校(颍泉技工学校、原阜阳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始建于1959年,是一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同时也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12892平方米,建筑面积70636平方米,拥有两个校区,固定资产5924.02万元。学校现有教职工188人,其中专任教师180人,全日制中专在校学生2960人。
学校前身为阜阳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1982年改制为职业中学,2017年经阜阳市人民政府批复,更名为阜阳经贸旅游学校。同年12月30日,阜阳经贸旅游学校暨颍泉技工学校成立的揭牌仪式在阜阳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隆重举行。
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学校建筑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风雨操场等,其中:
学校现有教职工188人,其中专任教师180人,“双师”素质专任专业教师总数79人,硕士研究生7人,占专任教师3.9%,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22.22%,生师比16.44:1。教师队伍中,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57人,省级教坛新星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教坛新星8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
学校注重加强“双师型”和“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能力提升学习。近年来,学校有20多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崔巍老师曾被推荐远赴欧洲学习。学校一些教师在全国、省市信息化技术大赛、创新课大赛等比赛中屡摘桂冠。
学校现有9个专业大类,设置专业16个,涵盖了经贸、旅游、机械、电子、计算机、农学等多个领域。学校注重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改革创新:学校秉承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坚持质量立校,突出内涵建设,狠抓课堂管理,提升课堂效率,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采取分年级管理、分教研组集体备课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
产教融合:学校注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完善产教融合体系。各专业毕业生通过专业技能训练,经考试考核合格,可取得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等。
实训技能:学校注重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校校合作”,实施“双证书”和“多证书”制度。
校园文化: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学生素质教育拓展计划,积极打造二职高文化特色。德育融入活动,文化与能力结合,以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省、市文明风采、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并代表市参加全国、全省比赛。学校共承担了国家、省、市10多项课题研究;每年有30多篇多媒体制作、课件、论文获奖,各级媒体发表论文210多篇。
农学专业教师张振研发的食用菌“阜灵一号”一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灵芝嫁接”盆景填补阜阳市空白,并在全国职业院校参展获得二等奖。
学校2009年成立的“中学生木球队”是全国第一家学生木球队,球队多次得到木球发明人、台湾实业家翁明辉先生的接见,并在全国木球锦标赛中获得好名次。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实施特色办校、文化建校、人才强校战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每月一次的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和迎新年文艺晚会成了学生青春梦想展示的舞台。此外,学校还注重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阜阳经贸旅游学校以其悠久的历史、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硕的教育成果,成为了阜阳市乃至安徽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励志 厚德 博学 多艺”的校训和“严谨 敬业 协作 创新”的教风,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
免责声明: 本网站推荐的机构《阜阳经贸旅游学校》内容来源均为网络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