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科技工程学校(简称阜科),位于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界光路160号,是一所历史悠久、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广泛、办学成果显著的公办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83年,前身为界首市高级职业中学,2014年8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改制为普通中专学校,现为界首市职教中心。
创办时间:1983年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类别:综合类
主管部门:界首市教育局
现任领导:校长于洪波,党总支书记张立
主要奖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
占地面积:306亩,校舍建筑面积80600平方米,另有占地686亩的界首市融城职教园正在建设中
学校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包括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占地8090平方米,运动场占地22600平方米。教学及实习实训设施等固定资产达4995万元,纸质图书存量16万册。此外,学校还设有可容纳460人的演出报告厅1个和200人的小报告厅2个,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空间。
学校现有教职工328人,其中专任教师271人,全日制在校生6300余人。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专任专业教师89人,在编教师172人,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51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26人。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教师队伍中不乏省级教坛之星、市级职教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优秀教育人才。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专业设置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目前,学校共开设24个专业,包括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电梯安装与维护、文秘、园林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电气技术、农机使用与维护等。其中,汽车运用与维护、电子商务、中餐烹饪等专业为省级示范建设专业。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在教育教学和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多项金银铜牌,省级奖项和市级奖项更是数不胜数。具体荣誉包括: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广非遗文化,并成立了多个非遗社团,如竹编、渔鼓、剪纸等,聘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任教,培养了一批优秀非遗传承人。学校将界首彩陶、剪纸、竹编等非遗技艺制作成精品视频课件,被学习强国采用,发挥了很好的非遗文化传承作用。
学校坚持以专业建设引领质量提升和品牌发展,现已形成汽车类、艺术类、机电类、信息技术类、财经服务类五大门类17个专业。学校与省内外68家企业签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议,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目前,学校拥有汽车运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民间传统工艺等4个省级示范建设实训基地,以及2个省级名师工作坊。
学校获批安徽省“1+X”证书试点项目8个,安徽省“六百工程”首批入选在线专业精品课程1项、教学创新典型案例1项。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校师生秉承“崇德、精技、励志、践行”校训精神,恪守“适合学生成长、适合产业需求、适合地方发展”办学理念,形成“优秀做人、精彩做事、特色发展”的优良校风。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统一安排进行网上录取。学校设有职教高考班,为有志于升学的学生提供升学渠道。近年来,学生升学率和就业率均达100%以上。学校与上海人本集团、江苏云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安徽省节约型公共示范单位”“安徽省非遗教育传习基地”“安徽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青年文明号”“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安徽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阜阳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等40余项荣誉称号。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人民网、中国文明网、安徽教育网、安徽工人日报、阜阳日报等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果进行了多次报道。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将继续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布局调整,强化内涵建设,抢抓发展先机,努力实现“阜阳打头阵、全省进一流、国内树品牌”的发展目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免责声明: 本网站推荐的机构《阜阳科技工程学校》内容来源均为网络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