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体育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公立全日制体育中等专业学校,坐落在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学校前身为淮南市业余体校,创建于1977年,经过多次变革和发展,于2018年9月正式更名为淮南市体育中等专业学校。以下是关于淮南市体育中等专业学校的详细介绍。
创建初期:淮南市业余体校于1977年创建,作为淮南市最早的体育教育机构之一,致力于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
淮南八中划归:2011年4月,经市政府批准,原市属完全中学淮南八中整体划归原市体育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淮南市体育学校。这一举措实现了“体教结合”的实体化,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式成立:2018年9月,经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淮南市体育学校正式更名为淮南市体育中等专业学校,标志着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校园规模:学校拥有新、老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6.7亩(新校区占地86.7亩,老校区占地30亩),校舍面积19962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
硬件设施:学校配有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1个,综合训练馆1栋,室外篮球场、排球场各2片,水上训练码头1个,综合素质训练房2个,科研医务室和理疗室各1个。此外,学校还设有物理实验室、化学生物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教学实验设施,满足了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81人(在编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67人,专职教练员21人(在编在岗10人,交流、外聘11人)。在职教师教练员中有高级职称教师26人,“双师型”教师2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占比95%以上。强大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体教结合:学校始终坚持“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办学方针,实行小学、初中、中专一贯制,严格按照“学习、训练、生活”三集中管理。通过“体教结合”的模式,既保证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又保证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设置:学校设有田径、举重、赛艇、皮划艇等重点建设类项目;武术散打、武术套路、橄榄球等巩固强化类项目;以及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改革发展类项目。此外,学校还开设了音乐、美术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特色专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人才培养:学校成立以来,为国家队、省队输送了100多名优秀运动员,其中培养了2个世界冠军、1个亚运会冠军、1个亚洲沙滩运动会冠军、9个全国冠军;为国家队输送12名、安徽省队输送22名高水平运动员,有160余名学生被高校录取。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
荣誉奖项: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安徽省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和体育道德风尚奖”、淮南市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市级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肯定,也是激励学校不断前进的动力。
竞赛成绩:在安徽省及全国各类体育比赛中,学校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安徽省十四届运动会中,学校学生取得了14个第一名、20个第二名、30个第三名的成绩。在2022年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学校获得了12枚金牌、15枚银牌、14枚铜牌,共41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田径和乒乓球项目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在竞技体育方面的实力和水平。
招生对象:学校主要招收艺体特长生,小学阶段招收五、六年级学生;初中阶段招收七、八、九年级学生;中职阶段招收应、历届初中毕业生。各阶段新生均须品行端正且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良好。
录取要求:新生在报名时需通过学校的专业测试和面试,根据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将享受学校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如伙食补助、奖学金等。
住宿条件:学校提供标准宿舍,配有衣柜、储物柜等设施,整体粉刷一体,条件优越。同时配有宿管人员,确保学生的住宿安全和日常生活需求。
校园文化: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和比赛,如运动会、文艺晚会、书法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淮南市体育中等专业学校将继续秉承“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办学方针,坚持“体教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同时,学校将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和就业机会。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淮南市体育中等专业学校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 本网站推荐的机构《淮南市体育中等专业学校》内容来源均为网络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