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淮北师大”,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始建于1974年,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历经多次更名与调整,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目前,学校设有相山和滨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7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依山而建,人文气息浓厚,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安徽省园林式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现有15个学院,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设有75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主要学院与专业设置如下:
淮北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教育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领域。其中,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安徽省“高峰学科”和“一流学科”各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2个。
淮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80人(另有数据显示为1352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比超过8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比超过40%。教师队伍中包括“双聘”院士、国家级人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省级教学名师、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学术水平的优秀教师,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淮北师范大学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教育部示范性项目1个,10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表彰1000余项,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始终处于全省师范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平均为94.80%。
淮北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影响力的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拥有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功能齐全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74亿余元。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和科研成果奖。同时,学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培育了一批融实习教学与就业实训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了实习、就业、创业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
淮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机构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成立了“淮北师范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和“中国—老挝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开拓高水平人才国际联合培养。自2016年起,接收日本合作高校学生短期留学;2019年,正式启动外国留学生(学历生)招生培养工作。目前在校外国留学生39名,近三年,140余名师生参与国(境)外合作高校访学研修、学术交流和学习。
淮北师范大学秉承“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校训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和体育赛事,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学校还注重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淮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师范教育传统和鲜明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本网站推荐的机构《安徽省淮北师范学校》内容来源均为网络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