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崖招生网
菜单
首页
>
招生专业
>
专业介绍

卫生经济学

学历层次:中专卫校

招生对象: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年满15岁及以上

就  业  率:88%

推荐指数:★★★★★

专业描述:卫生经济学是新兴交叉学科,结合经济与卫生学,研究卫生资源配置等。它于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形成,中国始于 70 年代末。研究方向包括健康、医疗服务、医疗体制改革等,具...

卫生经济学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述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结合了经济学和卫生学的相关内容,主要研究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卫生经济学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卫生资源的分配、医疗服务的效率、健康政策的影响等问题,是连接经济学与健康事业的桥梁。该专业不仅涵盖了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方向,还涉及医疗保险、健康政策分析、医疗成本效益分析等多个领域。

二、专业背景与发展

卫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背景主要包括经济发达国家卫生费用的急剧增长和卫生事业的社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医学科研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诊疗手段和卫生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的剧增以及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平的提高,造成医疗卫生费用的大量增加。高额的医疗卫生费用对政府、企业主、劳动者个人和家庭都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客观上要求分析卫生费用迅速增长的原因,寻求抑制卫生费用增长的途径。同时,卫生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装备越来越先进,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使得对卫生部门经济问题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中国,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1978年以后,卫生部门总结了建国以来卫生事业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卫生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病和造成卫生资源严重浪费的原因,探讨卫生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着手改革管理体制,并采取了加强经济管理的措施,从而推动了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开展。1982年,中国建立了卫生经济研究会(1984年改名为卫生经济学会)。

三、研究方向与内容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的经济学:研究健康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健康如何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如何在健康领域和其他领域之间分配资源。

  2. 医疗服务的经济学:研究健康和医疗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规律,医疗保险、医院、医生和医药产业的行为特点,以及如何在医疗卫生领域配置资源,使得整个社会获得最优、最公平的健康。

  3. 医疗体制和医疗改革:探讨医疗卫生体制和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

卫生经济学的课程内容通常包括健康的供给与需求、医疗服务的需求、医疗服务市场、卫生服务价格与管理、药品市场及其管制、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疾病经济负担、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及卫生经济政策及其分析等。

四、专业特点与实用性

卫生经济学具有强烈的交叉性和实用性。它充分吸收或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常常被用于制定卫生政策,为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保险公司等提供决策依据。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数量化分析为主要手段,包括需求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决策树模型等,这些方法在卫生资源的配置、服务价格的制定以及卫生政策的制定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五、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卫生经济学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在医院层面,专业人才在医疗资源的配置、医院管理效率提升以及医患关系改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保险领域,他们能够通过对保险产品的设计和理赔过程的分析,理解和管理医疗保险业务。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也在积极寻求具备卫生经济学背景的专业人才,以优化公共卫生政策、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随着社会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卫生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愈发乐观。

上一篇:卫生事业管理
下一篇:卫生信息学
预约报名申请
请选择想要了解的问题:
 阅读并同意《本站用户协议》!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卫生经济学》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等信息仅供参考。由于教育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不断变化,我们无法确保其绝对准确性。在参考这些信息时,建议结合多方渠道进行核实,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学业规划和职业选择。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