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层次:中专卫校
招生对象: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年满15岁及以上
就 业 率:93%
推荐指数:★★★★★
专业描述:瑶医医疗与瑶药历史悠久,源于瑶族长期实践。瑶医认为发病与脏腑气血相关,诊断方法多样,治疗手段丰富,注重预防。瑶药以草木为主,具地域和民族特色,有独特分类。瑶医优势病种众多,形成独...
瑶族,一个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的古老民族,其医药学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与自然环境、疾病斗争而总结出的传统医学。瑶族医药学有着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医药与古代的“荆蛮”渊源关系密切,主要源于蚩尤九黎部落,是其后裔与湘江、资江、沅江及洞庭湖地区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瑶族医药历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西汉的《五十二病方》,此后历代医药文献或地方志中,也不时出现瑶医药相关信息。
瑶医认为,人之所以会发病,除了风、气、虫、毒、饮食和外伤之外,还与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瑶医在诊断方法上,除了望、闻、问、触之外,还常用甲诊、掌诊、舌诊、耳诊和面诊等特色诊断方法。在治疗上,瑶医采用草药内服、外洗、外敷和熏、熨、佩带等多种方法,还结合放血、点刺灯划灸、艾灸、骨灸、药物灸、拔罐、针挑、推拿、指刮等特色疗法。
瑶医诊疗技术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特别是传统外治法,临床效果好。传统瑶医适宜医疗技术包括鲜生含服法、磨药疗法、食疗法、竹筒梅花针法、火针疗法、烧针疗法、刺血疗法、油针疗法、杉刺疗法、火攻疗法、神火灸法、药物灸法、梳乳疗法、滚蛋疗法、发泡药罐疗法、刮痧疗法、药推疗法、庞桶药浴疗法、熏蒸疗法、熨法、鼻药疗法、脐药疗法、握药疗法、佩药疗法等。
瑶医还注重疾病的预防,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及“有疫疬,则并焚其尸徙居焉”等,这些措施体现了瑶族先民对预防医学的深刻认识。
瑶药以草木为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瑶族居住的大瑶山是广西生物分布的中心,物种十分丰富,成为我国仅次于云南西双版纳的第二大物种基因库,是一个药用植物种类资源丰富的天然植物园。
瑶药有四个特点:一是特有物种多,共有18种,占大瑶山植物区系特有种38种的47.4%;二是传统出口药物多,共12种,如紫背天葵、瑶山金耳环等;三是抗癌药物多,已鉴定投产的抗癌中草药15种,大瑶山有3种,如喜树、粗榧、肿节风等;四是民族药物丰富。
瑶医将药物归纳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对药物的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瑶医用药大多就地取材,医、药结合是瑶医的特点,自古以来,瑶医都是自己诊病,自己采药、加工、配方、发药。
瑶医的优势病种主要有恶性肿瘤、脉管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风湿、类风湿、产后综合症、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眩晕、胃痛、咳嗽、肝炎、肝硬化、男性不育、烫伤、心脏病、蛇伤、骨髓炎、不孕症、子宫肌瘤、癫痫、牛皮癣等。
瑶医在治疗这些优势病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技术。如对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瑶医采用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草药进行治疗,常用的有红牛膝、健骨风、钩藤、伸筋草等。对于皮肤病,瑶医采用祛风止痒、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草药进行治疗,如用于治疗湿疹、皮炎、疥疮的草药等。
综上所述,瑶医医疗与瑶药专业是一门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独特理论体系的专业,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技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瑶医医疗与瑶药》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等信息仅供参考。由于教育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不断变化,我们无法确保其绝对准确性。在参考这些信息时,建议结合多方渠道进行核实,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学业规划和职业选择。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